新疆发现已知亚洲最大的恐龙足迹,科学推断它们正在水边漫步
天山网讯(文/记者 赵梅 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提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近日对外宣布,他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新发现了两种早白垩纪兽脚类恐龙足迹,其中,大型足迹建立了一个新种——牛氏亚洲足迹,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亚洲足迹。
研究团队结合这两种足迹的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推断出其造迹恐龙当时外貌形态和其生存的环境特点。
牛氏亚洲足迹(新种)野外化石照片、模型及线条图。
两种造迹恐龙是食肉兽脚类恐龙6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向记者介绍,两种恐龙足迹是在乌尔禾发现的,它们均保存在一片长约12米、宽约7米,面积约80平方米的灰绿色细粒砂岩层面上,我们在上下两个岩层共发现了13个足迹,组成三条行迹和4个孤立足迹。
他说,研究团队通过对足迹,行迹特征的详细观察研究,识别出大小两种三趾型恐龙足迹类型,其中,大型足迹长47厘米至56厘米,宽31厘米至42厘米, 呈V字形,两足行走, 趾垫清晰, 爪尖较钝。
该造迹恐龙单步长约1.64米至1.8米,复步长3.28至3.36米。
中型足迹一些特征和大型足迹一致,长度比大型足迹小一半左右,全长21厘米至27厘米,宽18厘米至20厘米。
研究团队从足迹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分析,这些足迹与实雷龙足迹科特征相似,均归于亚洲足迹属,两种足迹的造迹恐龙都是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汪筱林说,由于大型足迹与已知的亚洲足迹属的两个种相区别,因此,研究团队建立亚洲足迹属的新种——牛氏亚洲足迹。
据悉,这一亚洲足迹新种比已知最大的亚洲足迹大约1.5倍,是亚洲足迹属中最大的类型。
中型足迹归入已知的跟垫亚洲足迹。
汪筱林分析,此次研究发现丰富了乌尔禾翼龙动物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并且进一步证实,在早白垩纪,准噶尔盆地曾有多种兽脚类恐龙在内的大量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类群,这里不仅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白垩纪化石产地,而且具有独特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
跟垫亚洲足迹野外化石照片、模型及线条图。
再现造迹恐龙亿年前生存状态研究团队根据学术界经验公式推算,还再现了两种造迹恐龙的身高体长和其生存环境。
我们通过足长对造迹恐龙的臀高和体长进行估算。
研究团队成员、博士研究生李阳介绍说,一般来说,兽脚类恐龙的臀高约为后足足长的4倍,体长约为臀高的2.63倍。
我们据此推算,牛氏亚洲足迹造迹恐龙的臀高约为2.3米,体长近6米,属于大型兽脚类恐龙,李阳说,跟垫亚洲足迹造迹恐龙的臀高则约1米,体长约为2.5米。
根据造迹恐龙的臀高和复步长等数值,研究团队又进一步推算出了两种恐龙的行走速度,牛氏亚洲足迹造迹恐龙的行走速度每小时约为8公里,跟垫亚洲足迹造迹恐龙的速度每小时约为6.5公里。
它们当时的行走速度都比较慢。
李阳说。
他们根据足迹层面保存的对称波痕、虫迹以及足迹化石的完整保存等特征推断,两类造迹恐龙当时应该漫步在滨湖环境,因为包括恐龙足迹在内的脊椎动物足迹化石的保存需要一定的特殊条件, 只有湿度、黏度、颗粒度适中的底质环境才最适合足迹保存,汪筱林说,如果底质潮湿较软, 恐龙踩上离开之后, 周围的泥质会迅速回填, 足迹形态就会荡然无存,如果底质较硬, 恐龙行走后又无法留下印痕。
恐龙留下足迹后, 持续暴露在空气中硬化,然后再快速地泥沙回填,足迹才能完美地保存下来,因此,只有经常露出水面的滨湖、滨海和河等沿岸环境,才更有利于足迹的保存。
乌尔禾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距离克拉玛依市约100公里,这里分布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科研人员就在这里开始了翼龙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
并在这里发现了魏氏准噶尔翼龙、龟鳖类、鳄类和多种恐龙化石, 科研人员对富含化石的地层进行了对比和研究,证明乌尔禾是一个富含早白垩世陆生脊椎动物化石的新地点,并将这一脊椎动物化石群命名为乌尔禾翼龙动物群。
2006年以来,汪筱林带领的中科院古脊椎所科考队,对新疆天山南北的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中生代古生物和地层进行了十多年的连续考察,在哈密盆地发现了早白垩世哈密翼龙动物群及共生的大量翼龙、恐龙、鸟类等足迹化石,在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及相邻地区,除了发现丰富的翼龙、恐龙等骨骼化石外,还发现了多个层位保存的大量的翼龙、恐龙、鸟类和龟鳖类足迹组成的足迹化石群。
牛氏亚洲足迹与跟垫亚洲足迹及造迹者生态复原图。